现在进入证券行业的人很多,大部分是没有任何基础,凭着自己的感觉进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这部分人很重要。 第一节 行业分析概述 一、行业的含义和行业分析的意义 (一)行业的含义 行业和产业主要是适用范围上有所不同。 构成产业的三个特点: (1)规模性; (2)职业化; (3)社会功能性。 行业和产业的主要区别为,行业没有规模上的约定。 (二)行业分析的意义 行业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 1.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3.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4.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行业经济是宏观经济的构成部分,是中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 行业分析承上启下,是基本分析的重要环节。行业分析与公司分析相辅相成。 行业分析是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的前提,也是连接宏观经济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桥梁,是基本分析的重要环节。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是相辅相成的。 二、行业划分的方法 (一)道-琼斯分类法 是在19世纪末为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代表性的股票而对各公司进行的分类,是证券指数统计中最常用的分类法之一。 道-琼斯分类法将股票分为三类:工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 (二)标准行业分类法 把国民经济划分为10个门类,对每个门类再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 (三)我国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 1985年,我国国家统计局明确划分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 第三产业:其他 。 2002年,我国推出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标准GB/T4754-2002,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5个,行业中类396个,行业小类913个。 (四)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 最初上海证交所将上市公司分为5类: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和综合等五类; 深圳6类: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金融业和综合等六类。 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公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1.分类对象及适用范围。指引是一个非强制执行的标准。 2.分类方法和原则: 《指引》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分类标准,所采用财务数据为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合并报表数据。当公司的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等于50%时,则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的类别;当公司没有一类业务收入的比重大于或等于50%时,如果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比其它业务改入比重均高出30%,则将该公司放入该业务的类别;否则,将其划为综合类。 3.编码方法 《指引》把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分为门类和大类两级,中类作为支持性分类参考。 4.管理机构 未经交易所同意,上市公司不得擅自改变公司类别。上市公司因兼并、置换等原因而营业领域发生重大变动,可向交易所提出书面申请,并同时上报“调查表”,由交易所按照《指引》对上市公司的行业类属进行变更。 《指引》将上市公司共分成13个门类,90个大类,288个中类。 (责任编辑:admin) |